法治网首页>>
互联网法治频道>>要闻>>
提高数字技术普及率也是改善营商环境
发布时间:2019-02-15 09:52 星期五
来源:北京青年报

近段时间,小微企业屡受聚焦,它不仅成了这轮普惠性减税瞄准的主要对象,也受到了社会的关切。据报道,春节期间,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的30名00后大学生,在学校的支持下发起了南北青年返乡小微调研,在家乡寻找小店小厂倔强求生的秘密。

小微商家是社会经济体中颗粒度近乎最小的单位,但其社会价值并不小——它们是民众生活网络上的重要节点,方便了民众生活,也给了市井社会更多活力。正因如此,社会不应只看到它们“聚沙成塔”般的社会贡献率、GDP占比和就业人口容纳面,更应对其冷暖有充分感知。

从那些00后大学生凭着切片调查描摹出的小微商家真实生存镜像看,很多小微商家有着很现实的痛点——房租高、请不起人、贷款难,这成了压垮许多小微商家的“三座大山”。无独有偶,《浙江日报》春节前夕刊登30家民企新年调查录,更是发出了重量级的“灵魂三问”:企业面前的这座成本高山到底有多高?中小企业能否翻越?怎样翻越?

近年来,政策层面不断为小微企业降成本、减税负。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等,小微企业房租补助等,都指向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。而近期有针对性的所得税优惠和大幅提高其增值税起征点等动作,就是在为小微企业减税负。也源于此,此次调研中,希望国家扶持小微的政策尽快释放红利,成了小微商家们的两大信心来源之一。

它们的另一重信心来源,则是希望数字化未来更快些到来。这可以预见: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,网购、物流、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技术快速实现了“从城市到农村”的下沉,它们也搭上了“数字经济”这辆快车。它们享受到了技术发展的普惠式红利,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。这些甜头不只是借助收款码解决了收到假币、收账记账繁琐等问题,更是用数字化经营提升了自身效率,用网络信贷纾解了贷款难的痛点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“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”,而数字技术的普及率也是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指标。

在针对近百个小店小厂的“非典型调查”里,学生们在教授的指导下还发现了一种“蔷薇现象”:小微企业就像蔷薇,它随处可见,生命力顽强,一点点阳光就可以让其灿烂。通过互联网新技术不断赋能,它们必将迎来充满生机的春天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蔷薇就是“强微”的象征。

数字化经营或者说“善于用网”,给了小微商家更多的可能。很多互联网平台也在这方面靶向发力,以赋能小微的方式支撑自身商业模式。本质上,互联网带来的这些红利,也是市场作用的体现。市场的魅力,有时候正在于此:它能在“发掘商机”的动机下精准找到那些社会痛点,然后通过“边缘改革”式的市场自生自发力量,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。

接下来,希望政策维度在营造宜商环境上持续加力,社会则依托“互联网+”对小微商家不断“精准纾困”,为其消除痛点堵点。可以预见,当小微商家们在“技术赋能”加持下得以更好地培育、成长,社会经济也会更有活力。

麦徒

责任编辑:刘艳